近日,网信办对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进行了点名通报,其中涉及36款安全管理类app、48款网络借贷类app。所涉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,收集与其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。
被通报app须限期整改
记者注意到,被通报的48款网络借贷类app中,运营方不乏知名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。例如平安银行(平安贷款)、招商银行(招贷)、平安消费金融、招联消费金融(招联好期贷)、马上消费金融(安逸花)、中原消费金融等。
也有一些网络小贷公司的app。例如还呗(重庆分众小贷)、榕树贷款(广州数融互联网小贷)、万达普惠(广州万达普惠网络小贷)、民生助粒(武汉民商惠小贷)、万达贷(重庆万达小贷)、中安信业(深圳中安信业小贷)等。
一些在美股上市的互金公司旗下贷款app也榜上有名。例如360数科旗下app“360借条”、乐信旗下“分期乐”、小赢科技旗下“小赢卡贷贷款借钱”、嘉银金科旗下“你我贷借款”、信而富旗下app“信而富”等。
此外,闪银、无忧借条等科技公司的app也被点名通报。
通报指出,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,相关app运营者应当于通报发布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,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将依法予以处置。
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泛滥
记者梳理发现,48款网络借贷app存在的主要问题有:“违反必要原则和《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》,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”“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”“未明示手机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、方式和范围”等。
其中,18款app涉及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,包括360借条、平安好贷、51公积金借款、中原消费金融-贷款借钱、平安消费金融等。36款app设计违反必要原则,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,包括平安好贷、分期乐、安逸花等。3款app涉及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以及未按法律规定,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,分别是贷款侠-借款贷款、借钱用、速易贷借款。赞分期app则涉及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,并且未明示手机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、方式和范围等。
记者了解到,此前也有多家机构对金融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进行了通报。2020年12月,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,兴业银行、内蒙古农信、内蒙古银行、海峡银行、鄂尔多斯银行6家银行app“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,涉嫌隐私不合规”。今年4月,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检查中发现,多家银行app未完成整改,包括广州农商行的珠江直销银行app、广东南粤银行app、微众银行的微众企业爱普app等,所涉问题分别为违规收集个人信息;违规收集个人信息、app强制、频繁、过度索取权限;违规收集个人信息、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。
收集和使用规范亟待建立
数据应用得当能够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、可得性和普惠性,数据应用不当则会引发新的风险,扰乱市场秩序、侵犯消费者权益。在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顾雷看来,当前,大众金融信息保护意识薄弱、相关法规缺失,金融类app在用户数据收集、存储和使用上存在诸多违法违规现象。做好数据治理、强化信息保护、破解数据安全之困是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。
顾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从立法层面,对于app开发者、运营者,必须有针对性地规范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规则,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救济渠道,构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框架,强化监督管理职能。从监管层面,各监管部门之间应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,建立协调机制,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。
据了解,4月26日,工信部会同公安部、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》开始征求意见,征求意见截至5月26日。此前,央行在发布《商业银行法(修改建议稿)》并公开征求意见时,新增了“客户权益保护”章节,对商业银行营销、信息披露、风险分级与适当性管理、个人信息保护、收费管理等客户保护规范作出具体规定。
那么,在相关法规出台前,消费者该如何对违规收集信息说“不”呢?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告诉记者,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,消费者因个人信息被非法采集,想要维权十分艰难和复杂。
“一是举证难,二是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和损害程度及赔偿标准。”王德怡建议,针对此类案件,可以参照环境侵权公益诉讼案件的处理方式,允许消费者协会向涉嫌侵权的app经营者提起公益诉讼。同时,他还建议在此类案件中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。只有使违法成本大于收益,才会有效抑制此类大规模侵权行为。记者 聂国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