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外籍情人、特警出动和钞票铺就的床——这些元素若放在美国政治剧《纸牌屋》中,一点都不会有突兀感。但让人惊讶的可能是,该剧主角是一名中国的政府官员。”这是美国cnbc新闻网对于近期热播的电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的评价。
《人民的名义》首款海报。(图片源自网络)
你是电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的粉丝吗?如果10天前提出这个问题,恐怕你会一头雾水,但随着这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创作的电视剧从3月28日起在湖南卫视开播,如今用“全民追剧”来形容已毫不为过——
该剧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排在第一,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.1。而4月4日的数据显示,《人民的名义》市场占有率达到近21%。
4月4日晚,湖南卫视披露的数据。
“中国反腐出现在你身边的屏幕上”
毫无疑问,这是清明小长假期间最热的一部电视剧,其在网上的火爆程度,恐怕只有“雄安新区”话题可与之媲美。
有意思的是,该剧一众“老戏骨”的精彩演绎,甚至在微博上引发了只有“小鲜肉”才有的待遇:粉丝互掐。剧中的“达康书记”和“育良书记”都有了自己的粉丝团,且相互开始了“掐架”——
从网友评论可以看出,该剧男女老少通吃,引发全民疯狂追逐热潮。
那么,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部“神剧”?
“这可能是当代剧中最宏阔的一部戏。”早在2016年拍摄期间,该剧总制片人、导演李路就曾如是向媒体阐释道。
而被喻为“中国反腐剧第一人”的编剧周梅森则表示,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力度之大,肯定会在中华民族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留下一笔,“大家说实话都憋着一股劲,毕竟近十年没有出现过反腐剧了,再就是一味追逐‘小鲜肉’的市场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刺激,难道我们的观众今天不需要这种拥抱现实的作品?我不相信。”
编剧周梅森
这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创作的《人民的名义》,据媒体此前报道,总共有三条线:第一部分是检察机关办理一个重大腐败案,说的是腐败对人民的伤害;第二条线是政治戏,主要围绕被卷进腐败案的各层级官员在政治层面的斗争;第三条线是人民的线索,讲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在这个大时代下的种种遭遇。
《人民的名义》剧照。
目前正在播出的部分,锐参考小编从开播起追到现在,可以说看得触目惊心。尤其是关于暴力拆迁、官商勾结、腐败分子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的做法,这些过去可能只存在于坊间传闻的桥段,如今都“光明正大”地被搬上了电视。
难怪cnbc在报道时称,“中国反腐可能出现在你身边的屏幕上。”
海外社交平台热议:“真敢拍啊”“官员名称看不懂”
其实,《人民的名义》不仅出现在了中国的电视荧屏上。在海外社交媒体脸书、推特、youtube等平台,《人民的名义》也成了很多网友热议的话题,其中youtube几乎是在与湖南卫视同步更新。
4月5日下午,锐参考小编在youtube上看到,第一集《人民的名义》已有27.1万人次观看,680多人点赞。而4日晚上播出的第12集,从5日凌晨起也已经可以在该网站观看。
youtube播放列表截图。
超强的关注度,也体现在上述海外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的评论中。有意思的是,网友们一样脑洞大开,有人惊叹尺度之大:“中国的纸牌屋,真敢拍啊。”
有人也迷上了“达康书记”——该角色被国内微博网友昵称为“dark.com”。
而与国内网友不同,海外网友从这部剧中却看出了其他门道。尤其是对中国反腐机构和反贪局人员、官衔的认知上,《人民的名义》无形中起到了普及知识的作用。比如就有海外网友对看不懂剧中的官衔表示“捉急”:“怎么办,我有点看不太懂,既不认识谁是谁,也不太懂内地的官衔名称。”
不少海外华人或出国旅游的同胞也在海外网上开始追剧,纷纷表示“不能落伍”。
通过电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,中国反贪总局也成为部分外国网友第一次听说的部门。
一位新加坡网友看了片花后就在脸书上表示,“新加坡有贪污调查局,香港有廉政公署,中国大陆有反贪污贿赂局。”
还有一位华人网友强烈推荐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看这部电视剧。而台湾一位名为“查太元”的网友则肯定了这部反贪主旋律电视剧制作的用心,并建议台湾防务部门“好好学习一下”。
参考消息网-锐参考注意到,在外国人追看中国剧的平台viki.com上,英文版《人民的名义》虽然还未上线,但已经有了150多位粉丝。一些国外网友留言说,感谢该网站为此剧设立了频道。目前,“viki”还需要征集一定数量的网友申请才能让《人民的名义》在该平台上播出。“我会尽可能频繁的向viki提交申请的。”一位剧迷用英文这样写道。
“viki”网友表示:自己很期待《人民的名义》,会尽可能频繁地向viki网站提交申请。
“反腐形势那么严峻,你能这么轻描淡写吗?”
“过去(中国)政府可能认为反腐题材电视剧是一种负面的东西。但现在不同了,因为腐败是应当直面的问题,它不会因为你闭上眼睛就不存在。”《人民的名义》3月28日开播当天,英国《泰晤士报》网站援引编剧周梅森的话报道说。
文章还写道:“在中国政府做出的‘老虎’‘苍蝇’一起打的承诺下,过去几年来,不少官员在反腐行动中锒铛入狱,而共产党一直认为反腐行动是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斗争。”
英国《泰晤士报》网站报道标题:“(中国)反腐斗争被拍成电视”。
前文提到的cnbc新闻网站在该剧刚刚播出两天后即报道称,“迄今中国观众对该剧的反应是正面的。据报道,在视频网站试播的一集观看次数达750万,各平台累计观看次数3.5亿次。”
报道还注意到剧中反贪局官员侯亮平的扮演者陆毅的微博,称在首播当天,陆毅在微博上发出的推广该剧的博文收获了至少33434个赞。而据参考消息网-锐参考查看后发现,cnbc报道选取的大概是3月29日那天陆毅发的微博,目前点赞数已经近4.2万。
陆毅微博截图
这部被称为“史上最大尺度”的反腐剧,尺度究竟有多大?
编剧周梅森接受采访时提的一个细节很说明问题:
他坦言,自己写剧本中途时还在考虑,情节到底触及到怎样的程度还最合适?结果却得到了这样的鼓励:“反腐形势那么严峻,你能这么轻描淡写吗?”
“我觉得所谓的尺度最大并不在于官员的职务之高,而是在于我们现在可以正视当下的政治生态了。过去这是我们做不到的。剧中的很多对话,过去是要被剪掉播不出来的。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党反腐的决心。”周梅森如是告诉《人民日报》。
看看下面的这组对话,或许你能对尺度之大略感一二——
视频截图源自网络
而早在3月24日该剧尚未播出之时,英国路透社就已经用“紧张刺激”来形容这部剧的剧情了。
路透社报道截图:“紧张刺激的电视剧让中国的‘反腐战’再掀高潮”。
从当时路透社的报道中也能感受到周梅森在创作上的“大胆”:报道援引他的话表示,“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任务和要求,让反腐题材作品上不封顶,天塌不下来!”
“在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前,这是部重要的‘主旋律’电视剧。”cnbc新闻网记者引述专家的话评价道。一些英国媒体也将此剧视为中国反腐的决心和力度的体现,比如路透社专门介绍了《人民的名义》背后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的重要作用,“它是中国为反腐败设立的机构之一。”路透社说,“中国将继续采取重要举措,推进制度化反腐。”